贵山黔水重走革命道路,正本清源开启时代征程——正源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走长征路”活动之新高三年级教师贵州行记
贵山黔水重走革命道路,正本清源开启时代征程
——正源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走长征路”活动之新高三年级教师贵州行记
?
2021年注定是个沉甸甸的特殊的年份,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党100周年,百年恰风华,青春正当红。在这个伟大的时刻里,为了铭记先烈历史,感受时代脉搏,开启新的征程,耒阳市正源学校在“七一”党的生日后不久,特意组织教师开展了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走长征路”活动。新高三年级作为整个活动的先遣队,承担了探路先锋的角色。他们于7月7日从正源学校出发,7月13日正式返回,一周的时间,在贵山黔水之间,忆往昔峥嵘岁月,回首长征风霜雪雨,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精神洗礼。
在7月7日的活动启动仪式上,新高三年级钟琼佳主任先是给领队李明副主任授旗,随后新高三年级教师及家属一行31人集体合影留念,最后钟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壮行词。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还说过“长征是宣言书”,此次出行也是新高三出征的宣言;长征是宣传队,此次出行也要向沿途各地宣传我们大正源的光辉形象和办学成就;长征是播种机,此次出行要向沿途播下希望的种子!”?
???在有些人的印象里,贵州就是个“地无三日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地方。但实际上,多彩贵州蕴含了大自然最神奇的景观和少数民族最醇厚的风情,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省、文化之省、歌舞之省、美酒之省”。同时,几乎国人都知道,那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革命重要的转折点。贵州是红色精神的见证之地,中央红军长征368天,在贵州127天,红军足迹遍及贵州省88个县(市、区)中的68个,“红色”成为这片土地的印记,成为贵州历史中最鲜亮的一抹颜色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老师们的脚步,一起来“发现”贵州。
?
“以美丽回答一切”——西江苗寨站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雷公山麓。据了解,这座古老的苗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因为这里住着1250多户人家,所以也称为“西江千户苗寨”。我国著名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经为这个贵州大山深处的村寨题词,内容是:“以美丽回答一切”。
抵达的当晚,老师们在品尝了当地特色的酸汤鱼火锅后,便开始游览这里的古街和沿河街道。街道上熙熙攘攘挤满了游客和本地商贩,让人感受着夜幕下的烟火气息,装饰了金色彩灯之后的吊脚楼在河水的映衬下流光溢彩,金碧辉煌。一幢幢木质吊脚楼汇聚在一起,顺应着山势,鳞次栉比地往高处延伸,让人感觉像是夜色下重庆的洪崖洞,又仿佛置身《千与千寻》中的油屋……上到观景台后,但见对面的山头的楼房里点亮了灯光,零碎的光源在夜幕下汇聚在一起,像是银河里的繁星,星星点点地闪烁着,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莫非是在这里取得的灵感?
褪去昨夜梦中的万盏星灯后,白天的西江苗寨换了另一番景象:鸟儿的嬉闹把人唤醒,晨岚中裹着炊烟的焦香,牛走石梯,风吹禾浪,好一幕田园风光!
大家用过早餐后便踏着石板街慢悠悠步行去苗族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历史与这片土地的不凡过往。苗族尊中华三祖之一的蚩尤为他们的先祖,蚩尤被炎黄二帝打败后便开始了迁徙的历程,历经五次大的迁徙之后才在西江这片土地扎根生衍,西江苗寨也就成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苗族独特的刺绣服装、手工银饰、吊脚楼、苗药、婚嫁习俗以及盛大节日都在此进行了集中展现。
随后大家去嘎歌古巷欣赏了一场婚俗盛宴,一群苗族的帅哥靓妹用婉转的苗歌向我们呈现了求偶———芦笙会择偶——订婚的整个过程。
中午时,老师们穿过风雨桥再次来到观景台,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长桌宴。大家围坐在由四五张桌子拼成的长餐桌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当地的一些特色美食,一时之间觥筹交错,最后在“高山流水”的“拦门酒”体验中达到高潮。
?
梵天净地游灵山——梵净山站
如果说西江苗寨带给大家的是民俗风情体验,那么梵净山所带来的是独特的自然风光体验。梵净山是中国十四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它被誉为“贵州第一山”“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乘坐索道上山,吊箱颤巍巍地在高空运行,脚下是万丈深渊松涛阵阵,头顶是峰林崔巍山风呼呼。下了索道后拾级而上,路边有不少独特的植物可以欣赏。气喘吁吁地来到著名的蘑菇石,这里海拔2318米,错位的两块巨型沉积岩耸立在山巅。它由两块石头组成,上面的石头比较宽大,下面的石头比较窄,但是就是这样还是一直在山顶屹立不倒。蘑菇石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让人不得不感叹沧海桑田的造化之功。
红云金顶突兀地拔地而起直指苍穹,雾霭缭绕,有一段峭壁路接近90度直角,只能沿着铁链爬上,羊肠小道仅仅一人可以通过。临近山顶,两块岩石之间笔直而上,鬼斧神工的留下了一条小道,上面就形成了一线天,通过拱桥把这两座岩石联通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上最险峻的寺庙,被誉为“空中之城”。蓝天、白云、奇石,白云绕山间就在身旁飘来飘去,会让人有一种云在脚下漂流,人在天上行,如入仙境的感觉。
据说梵净山一年之中最多100天晴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雾气笼罩。所幸我们到来的这天赶上了晴天,屹立在金顶,呼吸着带着水汽的空气,俯瞰着下方云浪涌动,令人不禁仰天长啸!
?
雄关漫道真如铁——遵义站
遵义是一座红色城市,提到这座城市的名字,大家立马就会把她与著名的遵义会议联系起来。是的,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大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著名的娄山关之战,四渡赤水出奇兵,飞夺泸定桥,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毛主席正是在这里写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毛小波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庄严的心情,一早就过来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作为红色建筑,遵义会议会址里的布展,陈列着领导人曾经工作的场景。会址外拔地而起的建筑是遵义会议陈列馆,展陈内容以长征为主线,以编年带专题,“以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等五个部分突出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
正是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红军通信部队组建和成长的艰难,我们了解了五次反围剿的惨烈,我们了解了四渡赤水的睿智,我们了解了在红军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力挽狂澜的伟大。
84年前,有一群人,有一条路。他们走了两万五千里,靠双脚丈量大半个中国。纵横十余省,战役600余次,用炮火和血肉撕裂黑暗,10万余英雄壮烈牺牲。这条路叫长征。这群人叫红军。中国红军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陕北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
在贵州遵义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遵道行义”四个大字。据考证,“遵义”地名最早见于唐贞观年间,最初是播州的一个县名。近代以来,遵义享有盛名,不仅是因为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还因为一代代遵义人民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用心践行“遵道行义”精神。
?
在盆景一样的省会轻飞曼舞——贵阳篇
贵阳市是我们去过的省会里最独特的一座城市,因为这座城市真真就是一座“像盆景一样的城市”。贵阳,别称林城、筑城,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战国时的夜郎国指的就是这儿。贵阳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当夏日炎炎别的城市如火炉一般酷热难耐的时候,这里还是舒爽怡然。
老师们在傍晚来到这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安顿好行李后就迫不及待地赶往“二七路”、“大十字”等美食圣地。短短的步行街走得尤其漫长,每一个小吃摊位前都令人驻足,从丝娃娃到冰粉,从豆腐圆子到洋芋饼,从恋爱豆腐果到烤米皮……这些美食大多数都是来自贵州各地的传统小吃,有着百年传承的手艺,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荧幕美食。小吃街真是将所有的贵州美食都搜罗囊中,价廉物美的品质保障是大家对这儿的一致印象。
隔天早晨,一碗内涵丰富的肠旺面下肚,老师们乘车穿城而过前往明代传承下来的青岩古镇。绕过精雕细琢的孝节牌坊,穿过古香古色的步行街,一座建筑在山腰的军事屯堡赫然呈现在眼前,岁月无声,旌旗猎猎……
下午大家去了另一个景点天河潭,该地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具有河谷曲拐、沟壑险峻的地貌特征,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桥、峡谷、隐士为一体。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洞行山空,空山闻水声,碧潭衍飞瀑,纵横密布,形态各异。有贵州山水浓缩盆景的美称,被谷牧誉为“黔中一绝”。团队中更有大胆者尝试了溜索,吊坐在挂着滑轮的绳索上从一座山头滑到另一座山头……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老师们乘着兴致前往甲秀楼景区。甲秀楼建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的一块巨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甲秀楼始建于159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经历过六次大修。它见证了贵阳的历史,也是贵阳文化发展的标志。甲秀楼边上的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厚重的岁月在南明河的波光里碎成无数的剪影,古迹背后,兀立的新城恣意展现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
?
荔波醉爽,七孔沁润——荔波篇
梵净看山,荔波看水,闻名天下的大小七孔景区是我们在贵州行程的最后一站。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小七孔景区在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人耳目常新。
白居易曾吟咏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见过蓝色的大海,但是陆地上的蓝色的水会是什么样子呢?在荔波小七孔桥,我们不仅见到了绿色的水,更见到了真正的蓝色的水——那是一种怎样令人感动的清冽透彻哟!
过小七孔桥,曲行百米许,即见拉雅瀑布。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
然后欣赏小七孔特有的景观——水上森林。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
鸳鸯湖湖水碧绿凝重,大凡游人慕名来小七孔景区,无不到鸳鸯湖,到鸳鸯湖无不荡舟,荡舟无不掬水打水仗。人们有“下了鸳鸯湖,白发老翁变少年”之说,游客们不拘男女老少,嬉笑欢闹,至周身湿透、筋疲力尽方移舟靠岸。
老师们在鸳鸯湖泛舟后就来到了景区压轴景点—天钟洞。洞中有一钟乳石如铜钟倒扣于地,钟身遍布细石乳,宛似蝌蚪文。人们说,这是兽界的“法律条文”,故钟名“天钟”,洞名亦由此而得。洞厅高大,廓道迂回。钙化堆积物不算很发育,但形态逼真生动,且洞内道路平坦,可观性强。洞内钟乳石多酷肖动物,有鳄鱼厅、金鸡厅、百兽厅和犀牛厅等。
?
后记
一周的游览行程虽然短暂,但是贵州的山山水水将在大家的脑海中长长久久的保存回味。在临近返程时,老师们收到了一条惊天喜讯:正源学校的罗湘毅、刘洋、曹思同学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尤其曹思同学,是耒阳市第一名女飞行员!这批正源培养的优秀学子即将加入新时代蓝天方阵,为捍卫祖国人民织造天网!
????贵州有红色文化的沃土、红色基因的种子,有革命精神作主干,今天的贵州盛开着绚丽的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宜人的风景,更看到了拼搏奋进的长征精神:风雨再大,前路再艰险,我们也要逆风而来,踏梦而去。在新的学期里,新高三老师们继承长征精神,莫负前辈嘱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
?
以美丽回答一切
?
《天上的街市》
?
芦笙表演
?
苗寨晨歌
?
苗寨迎客
?
苗寨折叠
?
苗族青年嘎歌
?
西江苗寨合影
?
西江苗寨夜景
?
长桌宴
?
中国版《千与千寻》油屋
?
乘坐缆车
?
侗寨鼓楼
?
侗寨戏水
?
俯瞰承恩寺
?
金顶天桥
蘑菇石
?
攀登红云金顶
?
万印台
?
一线天
?
红军标语
?
红军曾用过的武器
?
红军过草地时穿过的衣帽
?
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办公室
?
毛主席题词
?
.毛主席长征诗墙
?
彭德怀、杨尚昆故居
?
遵义会址合影
?
二七路小吃街
?
溜索俯瞰天河潭景区
?
青岩古镇
?
青岩古镇孝节牌坊合影
?
天河潭百步石桥
?
天河潭崆灵洞
?
天河潭民俗风情景区大门
?
天河潭天上人间旱洞入口
?
天河潭卧龙飞瀑
?
天河潭银河宫溶洞
?
?
?
?
翠谷瀑布
?
颠倒体验馆
?
飞云瀑布
?
景区门口合影
?
拉雅瀑布
?
水上森林
?
小七孔桥
?
游鱼戏芦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不负众望,正源代表队勇夺姚基金U12篮球…
- 下一篇:留守女孩曹思高分考取空军飞行员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